照片很美...
理想也和冠老爹還蠻接近...轉給大家欣賞..^_^..
大約在2004年,我接觸了第一台數位相機,
日制的Kyocera S3,約300萬畫素,2倍光學變焦.
拿到現在做比較,絕對上不了檯面.
不過這台家裡淘汰不要的相機,開啟了我對攝影的興趣.
很快的S3已經無法滿足我的需求,
其中一個原因,當時的數位相機因為技術不純熟,S3很快就故障了!
另一方面是想了解光圈與快門的運作,於是衝動買下SONY F717
買F717是我攝影路的第一個錯誤,並不是因為717功能不好,
而是因為當時的我不了解自己需要什麼,上網查資料也是隨隨便便,
以為買了台好相機,就能拍出好照片,好風景,拍人像也會美很多.
現在想起來,真的覺得自己很幼稚,動機也很不純
家住淡水的關係,地利之便,拍攝最多的景色就是黃昏與漁人碼頭
我認為,數位的方便性與網路的結合,讓使用者能快速的上傳照片讓世界各地的人分享.
但是數位也讓我們的價值觀出現了改變.底片的汰換,讓我們這些數位使用者開始學會"亂按快門",
當時我就為了聽到網路線另一端的陌生人說一句[good],拍下了許多沒有美感的照片.
但在一陣亂槍打鳥下,還是偶有佳作的
當時的我陷入的第一個迷思,就是認為數位比底片好.
現在我當時真是大錯特錯,當初在買相機時,因該逢低購入EOS 30V.
當我大徹大悟時,手上拿的EOS 350D已經用三四年了!
還好當時買DSLR時,已經知道自己想拍攝的主題是什麼,
認真收集資料後,又考慮未來會上全幅機
買了 SIGMA 12-24 F4.5 做第一顆鏡頭
相同的地點拍了n次以上,我已經能用不同的方式去拍攝,也了解一些基本構圖
"與其在許多不同的地點拍攝,不如再同一個地點拍很多次"
不可能所有的景色都使用12- 24拍攝,
在買第一台DSLR時,陷入了大光圈迷思,所以順手買了一顆 50/1.8
這張照片讓我了解到,要拍出好照片除了"時間" "機會" "技巧"外,
還需要 "觀察力",更需要把 "感情" 投入在每一下快門之中.
07年,為了補足中遠焦段與微距,買了第三顆鏡頭 SIGMA 150mm f2.8
用了一年多的150mm,我看見了不同的世界.
而我對攝影的熱情,也進入了瘋狂的狀態,
認真學習並且翻閱幾本書籍之後,讓我認清大光圈不一定是最好的,
於是開始使用f5.6的光圈拍攝.慢慢習慣用"最佳光圈"去拍攝
同年,我從家裡翻出了mju i這台底片機,
從此mju就成了我的隨身機.
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不考慮買台更輕薄的DC.
但底片的感覺就是讓我愛不釋手,
mju讓我對攝影的價值觀再次改變,使用底片拍照讓我按下每一次快門都是小心翼翼.
同一個景色,同一朵花,我學會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,在的時間去等待.
就只為了按下快門那1/250秒之後,能出現一張讓我滿意的作品.
今年我買了第四顆鏡頭,
Canon 24- 105mm f4L IS
這也是我的第一顆L鏡,說是奢侈品也不為過,
24- 105一直是顆褒貶不一的鏡頭.
其中一個原因是有24-70這顆變焦鏡皇最比較.
另一個原因是24-105這個要廣不廣,要長不長的尷尬焦段.
在APS機身,24mm沒廣角,
在全幅機,雖然可以解放24mm的廣角,但又有人嫌他有暗角.
即使如此,我對於24-105相當滿意,而且非常合乎我旅遊使用
平常幾乎不使用變焦鏡的我,變焦讓我學會更多的攝影技巧.
而IS的功能更是令我大開眼界.
<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
之所以分享這篇文章,主因是看到近期有不少攝影新手開始對於攝影有了問題與迷思.
[拍不出好照片] [看到別人有DSLR就跟著衝動買下去] [為了拍街上的辣妹或自己的女友]...etc
有不少原因跟之前的我相當雷同.
但在經過4年的攝影經驗後,這些問題一掃而空.取而代之的是,
[對於一個風景的觀察度] [裝備的熟悉度與研究] [拍攝完畢後,作品的研究與檢討]..etc
4年下來,我也買了不少攝影書籍,但沒有一本是台灣出版的,
大部分我都買"風景寫真"與"朝日攝影",
風景寫真裡的風景圖片相當的多,而且每張都有標明光圈,快門值,也明確的說明拍攝方式.
而朝日攝影,裡面有不少街拍與創作照等等.
所以沒有買台灣出版的雜誌,是因為我認為這些雜誌都太商業化了,
大部分美女圖居多,我不拍美女,所以不需要.
而器材解析與介紹,網路上已經一堆了!
另外,我每月都有買國家地理雜誌,
這一本雜誌也是我欣賞攝影作品的好雜誌.
我希望這篇簡短的文章,可以讓一些新手對於攝影有一些觀念與覺悟.
確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之後,再做決定.
不要跟我一樣花了不少冤望錢,才開始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,才決定認真的學攝影.
感謝您的閱讀,歡迎各位分享心得與指教
本文轉載自:網友部落格good day for you
PS.為維持版面美觀,已針對文中圖片做比例上的調整,若欲欣賞更高品質的圖片,請至上述網友之部落格中觀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