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引用自網友酪梨壽司:那些老師沒有教我的事:轉寄信新聞學的奧義
冠老爹雖然沒有媒體的從業經驗,但是對於道德觀還是有的...
許多媒體交差了事的心態,也讓新聞越來越難看,這點從你有沒有"啊現在是什麼狀況,這樣的東西也可以當成新聞來報!!"的經驗可以看出來.....轉貼這篇報導除了是聲援網友酪梨的"被強姦"糟遇,也是期待國內的媒體能夠道德提升。
以下是全文(礙於網路流量,原文影音部份已刪除,若欲觀看完整全文,請至→酪梨壽司的日記:
一、什麼是轉寄信新聞學?
根據酪梨壽司在2008年〈對不起,轉寄信,我誤會你了!〉一文中的解釋,「轉寄信新聞學」是網路給新時代媒體記者的恩賜:
「好消息是,現在已經是Web 2.0的時代了,請將那套過時的新聞採訪寫作理論丟到馬桶裡沖掉吧。多想兩分鐘,記者可以不必自殺,更不用殺主編、或找駭客破壞報社交稿系統。因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,只要打開電子信箱,隨便找一篇標題很吸引人、看群組收件人郵件地址數量就知道應該有轉寄過上百次的轉寄信,選取內文,按下Ctrl+C(複製),再搭配Ctrl+V(貼上)的超好用快速鍵......
噠啦!不到兩分鐘,一篇活色生香的報導就出來了。
是的,不要懷疑,就是這麼簡單,就是這麼神奇,甚至無需額外花十秒鐘動食指孤狗一下,查證原文作者是誰,更不用取得文章轉載授權,就可以發出一篇讓看稿主編說讚、讀者配早餐吃得很開心的新聞稿。反正報社電話是公開的,任何人都可以在交稿前打電話進來,而本報在截稿前尚未收到作者來電指認出處,僅能說明是「內容摘錄」自「網路上不斷轉寄」的信件,已善盡新聞從業人員的責任。」
二、轉寄信新聞學實務
以下就由三家台灣知名老牌電子媒體,和一家不太知名的新興平面媒體,為您示範轉寄信新聞學在Web 2.0時代新聞編輯室中的實務操作與閱聽人的反應:
◎案例一:中視新聞
2009年2月5日(週四),我在個人部落格「酪梨壽司的日記」發表了一篇文章〈辦公室下午茶風景大募集〉,緬懷當年在台北上班時的下午茶文化,順便徵求台灣的讀者提供有趣的上班族下午茶/團購經驗。
2月10日(週二),〈辦公室下午茶風景大募集〉短短數天內累積近七百則迴響,我精選出五十則代表性經驗和網友提供的照片,加上個人評論,寫成〈沒團購過,別說你當過上班族!〉一文,該文迅速在網路上引起轉寄風潮。酪梨壽司的部落格「Q&A:本站常見問答集」和首頁下方有引用規則:「★酪梨壽司的日記禁止全文轉貼。引用或節錄限全文三分之一內,請註明作者、原文標題與連結。商業使用需求,請與我聯繫。★」,但仍無法阻止網友全文轉寄,多數轉寄信也未註明作者出處。
2月20日(週五)下午,網友在Plurk討論串和部落格迴響區和中留言告知中視《新聞不漏網》某則報導取用〈沒團購過,別說你當過上班族!〉中的圖文,未經授權、未註明作者出處,畫面中刊出的還是一封全文轉貼的轉寄信,不是我的部落格原文。
2009.2.20 中視《新聞不漏網》 主播:沈春華,記者:鄭怡軒、方昶懿、陳玄白報導
我在看完網友提供的新聞影片後,在部落格刊頭感嘆:「聽說團購文的內容和畫面有上中視新聞?沒經過授權、沒提出處也沒打招呼,唉。」
中間內文略.....為符合壽司的引用內文不得超過1/3的規定,內文已刪...欲看全文請至...酪梨壽司的日記
五、延伸閱讀
這不是我第一次被新聞媒體盜文,去年初我的另一篇文章也曾遭自由時報盜用過,發表過專文討論「記者靠轉寄信寫新聞」現象,也引來其他平面媒體主動報導。很顯然,這件事之後「轉寄信新聞學」不但沒有沒落,還成為主流。不禁讓我和身邊幾位從媒體退役的新聞系同學笑嘆生不逢時:要是當年老師或長官教過我們轉寄信新聞學的奧義,我們也不會因為江郎才盡交不出稿而成為新聞界逃兵。
2008.1.31 〈對不起,轉寄信,我誤會你了〉
2008.2.1 〈傳說中「自由時報給酪梨壽司的道歉信」在哪裡?〉
2008.2.2 〈自由時報更正啟事與媒體相關報導〉
如果去年的自由時報盜文事件也算在內的話,那我已經集滿五個辣環了,耶,可以換郭富城簽名照嗎? (←只有老人才懂的寂寞廣告梗)
全文完。
留言列表